什麼是數位電視
上網時間: 2006年11月22日
數位電視最早誕生在德國,上個世紀90年代初,德國的ITT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數字彩色電視機,一時驚動很大,但這台數字彩色電視機沒有多大優勢,因為它成本很高。成本高的原因是它使用了幀記憶體,當時積體電路的生產技術與今天相比還很落後,電路密度很低,所以成本很高。這台數位彩色電視機在功能上雖然很簡單,但在技術上已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如,用數位濾波技術進行Y/C分離和場閃爍處理。ITT公司大約只生產了3000台這樣的電視機後,就再也沒有生產。由於當時人們都想像不到,電視技術能發展到今天這麼快,由類比信號一下子轉變成全數位信號,因此人們都稱它是世界上第一台數字電視機。
在此基礎上,後來人們發明了畫中畫電視,爾後又發明了插行電視機,或叫改善清晰度電視機IDTV(Improved-Definition Television),也就是現在的倍行、倍場等電視機之類。這些電視機都是只對視頻信號做一些很簡單的數位技術處理,圖像品質並沒有明顯提高,但當時人們都認為是一種很了不起的數位電視技術,我們國家也把這種電視機定義為數字電視機,並制訂了數字電視機標準,這個標準一直沿用到2000年。因此,國內很多電視機廠家都把自己的插行電視機說成是數字電視機——DIGITAL TV。
其實,那時候國外的全數位信號電視機早已誕生,並且於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開始進行數位信號廣播,如早期的MAC,MUSE,和爾後的DVB-S,DVB-C,DVB-T,HDTV等。由於國內新的數位電視機標準遲遲未定,而舊的又不作廢,因此國內的各種DIGITAL TV概念滿天飛,如,某些公司的數碼電視等。
數位電視的發展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如果追索起源頭,要追索到60多年前的付立葉先生,他的付立葉變換理論奠定了數位電視技術的基礎,繼他之後,還有一大堆應用科學家在默默地耕耘了五十多年。MPEG信源編碼技術標準的誕生,標誌著數位電視技術已經基本成熟。而MPEG信源編碼技術中的17個重要專利技術,就有兩個發生在1950年,分別為:哈夫曼編碼(Huffmancoging),差動脈衝編碼調製(DPCM)。後面的15個重要技術基本上也都是按均勻密度分佈在時間軸上,可見工作之艱辛,並不是某人靈感一來就能發明成功的。這些技術的應用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使數位信號能夠在各種線路中進行傳輸。
數位電視的技術基礎是模數轉換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和編碼(Coding)技術。編碼技術現在已經成為一門很熱門的科學技術,它是數學和物理學及其它科學交融在一起的,一個嶄新領域中的應用技術。在全數位電視技術中,有兩個很關鍵的編碼技術——信源編碼和通道編碼。信源編碼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圖像信號的壓縮和保存問題;通道編碼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圖像信號的傳輸問題。
ADC與二進位編碼
ADC模數轉換也叫取樣,是把類比信號轉換成數位信號的必要過程。我們知道類比信號是由無數個連續的點來組成,任何電路都無法對無數個點的資訊進行如:插行、壓縮等處理,因此只能從無數個點中抽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點進行處理,這種方法就叫取樣,或叫A/D(類比/數位)轉換。取樣可以比喻成把圖片通過一個絲網後再印到報紙上(這叫絲網印刷),報紙上的圖片就變成由很多小點點組成,這些小點點就是從圖片中無數個點取樣後得來的。經過取樣得到的點,越密和越細,圖像就越逼真。
對視頻信號取樣也存在這樣的道理,取樣頻率越高,相當於抽樣的點越多,資料就越真實,但資料占的記憶體也多。除了點的密度對圖像品質有影響外,每個點所表示數值的精度也會影響圖像品質,這個叫量化,即分層。層分得越多,精度就越高,量化精度單位用bit(二進位的位元)表示,即多少bit編碼,或叫二進位編碼。
目前對視頻信號進行取樣時,一般取樣脈衝頻率都是取視頻最高頻率的3倍,和用8bit進行量化編碼,即把視頻信號分成256層(也叫階梯)。圖1是對視頻信號進行取樣與二進位編碼的原理圖。
如果用上述方法對PAL製圖像信號進行處理,那麼對於6MHz的亮度信號取樣脈衝頻率應為18MHz,但為了減少干擾,一般都取彩色副載波頻率的4倍,即17.72MHz為取樣頻率。為此求得傳送亮度信號的碼率為142Mbit/S,另外還有兩個色差信號R-Y和B-Y也要傳送,如果按3MHz帶寬來計算,兩個色差信號的碼率為144Mbit/S,這樣全電視信號的碼率為286Mbit/S,這個還沒有把傳輸過程中的幀同步脈衝計算進去,如果把幀同步脈衝計算進去,碼率還需要提高2-10%,即超過300Mbit/S。這麼高的碼率在一般線路中根本就無法傳送,況且還有伴音信號也要傳送呢。
對於HDTV高清晰度電視機,我國的HDTV高清晰度電視機視頻最高帶寬是64MHz,約為PAL制視頻帶寬的11倍,如果把它換算成碼率就是3200Mbit/S,這麼高的碼率,任何線路都無法傳輸,目前用有線電視線路傳輸數位信號,最高碼率只能達到30Mbit/S左右。因此,為了能夠傳輸數位電視信號,數位電視信號本身也要進行壓縮,要麼數位電視節目廣播就無法實現。
信源編碼
字、符號、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各種資料本身的編碼通常稱為信源編碼,信源編碼標準是資訊領域的基礎性標準。無論是數位電視、影音光碟機,還是多媒體通信和各種視聽消費電子產品,都需要音視頻信源編碼這個基礎性標準。
大家用電腦打字一定很熟悉,當你用WORD編輯軟體把文章(DOC檔)寫完,存好盤後,再用PCTOOLS工具軟體把你的DOC檔打開,你一定能看到你想像不到的東西,內容全是一些16進制的數位,這些數位叫代碼,它與文章中的字元一一對應。現在我們換一種方法,用小畫板軟體來寫同樣內容的文章。你又會發現,用小畫板軟體寫出來的BMP檔,占的記憶體(檔容量)是DOC檔的好幾十倍,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原來WORD編輯軟體使用的是字形檔和代碼技術,而小畫板軟體使用的是點陣技術,即文字是由一些與座標位置決定的點來組成,沒有使用字形檔,因此,兩者在工作效率上相差幾十倍。
目前類比信號電視機圖像信號處理技術就很類似小畫板軟體使用的點陣技術,而全數位電視機的圖像信號處理技術就很類似WORD編輯軟體使用的字形檔和代碼技術。實際上這種代碼傳輸技術在電傳視訊中很早就已用過,在電傳視訊機中一般都安裝有一個帶有圖文字形檔的解碼器,對方發送圖文信號的時候只需發送圖文代碼資訊,這樣可以大大地提高資料傳輸效率。
對於電視機,顯示內容是活動圖像資訊,它哪來的“字形檔”或“圖庫”呢?這個就是電視圖像特有的“相關性”技術問題。原來在電視圖像信號中,90%以上的圖像資訊是互相相關的,我們在模擬電視機中使用的Y/C(亮度信號/彩色信號)分離技術,就是利用兩行圖像信號的相關性,來進行Y/C分離。如果它們之間內容不相關,Y/C信號則無法進行分離。全數位信號電視也一樣,如果圖像內容不相關,則圖像信號壓縮也就要免談。如果圖像內容有相關性,那麼上一幅圖像的內容就相當於下一幅圖像的“圖形庫”,或一幅圖像中的某部分就是另一部分的“圖形庫”,因此,下一幅圖像或圖像中某一個與另一個相關的部分,在發送信號時,只需發送一個“代碼”,而傳送一個“代碼”要比送一個“圖形庫”效率高很多,顯示時也只需把內容從“圖形庫”中取出即可,這就是MPEG圖像壓縮的原理。
利用電視信號的相關性,可以進行圖像信號壓縮,這個原理大家已經明白,但要找出圖像相關性的內容來,那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這個技術真的是太複雜了。為了容易理解電視圖像的相關性,我們不妨設想做一些試驗,把圖像平均分成幾大塊,然後每一塊,每一塊的進行比較,如果有相同的,我們就定義它們有相關性;如果沒有相同的,我們繼續細分下去,把每大塊又分成幾小塊,一直比較下去,最後會發現,塊分得越細,相同塊的數目就越多,但分得太細需要的代碼也增多,所以並不是分得越細越好。我們在看VCD的時候經常發現,如果VCD讀光碟資料出錯,就會在圖像中看到“馬賽克”,這些“馬賽克”就是圖像分區時的最小單位,或把數碼相片進行放大,也可以看到類似“馬賽克”的社區,這就是數碼圖像的最小“圖形庫”,每個小“圖形庫”都要對應一個“代碼”。
在單幅圖像中找出相關性的幾率並不是很大的,所以對單幅圖像的壓縮率並不很大,這個通過觀察數碼相片的容量就很容易明白,如果把尋找相關性的範圍擴大到兩幅圖像,你就會發現,具有相關性的內容太多了,這是因為運動物體對於人的眼睛感覺器官來說,是很慢的,如果很快,人的眼睛就看不清楚,看不清楚的東西就不能算成圖像。電視機每秒鐘向人們演示圖像是50次或以上(PAL為50次,NTSC為60次),如果你的眼睛是個攝影機,你也無法感覺到圖像的微小變化,這就表明相鄰兩幅圖像的相關性非常大,而圖像之間相隔距離較遠時,其圖像的相關性才逐步減小,並且這種相關性很強的圖像變化時,一般都是有規律的,也就是說每一幅圖像的變化是可以預測的。實際上在上一幅圖像的基礎上乘以一個帶有方向的係數,即左、右、上、下移動,就可以得到一幅運動圖像的新圖像。這裏順便指出,上面說到的一幅圖像,並不是特指人們從電視機顯示幕上看到的整幅畫面,而是可大可小的一部分。
利用圖像的可預測性,可以大大的提高“圖形庫”的利用律,即很多幅圖像都可以公用一個“圖形庫”。MPEG在傳送圖像時就是這樣,對於高速變化的圖像,如果時間來得及(即碼率不是很高時),就傳送新的內容來顯示,如果來不及(即碼率很高時)就用“圖形庫”中的內容來頂替(即預測),反正高速運動的圖像人們也看不清。例如:MPEG在傳送5幅圖像時,可能只傳其中的3幅(時間來得及時),也可能只傳兩幅(時間來不及時),具體過程是,先傳第1和第5幅,然後時間來得及就傳第3幅,時間來不及就插第3幅(根據1和5預測3),最後再插第2幅(根據1和3預測2),和第4幅(根據3和5預測4)。
上面我們只是從感性上和很膚淺的對圖像壓縮的原理進行了分析,如果我們把上面的分析內容移到數學領域,那麼我們將要面對非常多的西格瑪“∑”(求和)和矩陣符號。順便介紹一下,對數位電視圖像壓縮處理最出名的理論是: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離散余弦變換(付立葉變換),和DPCM差動脈衝編碼調製,還有哈夫曼編碼(Huffmancoging)。
圖像信號的壓縮過程也是數位電路(或電腦)對數位信號的處理過程,電腦雖然很聰明,但它只會做加法運算。其他的減法、乘法、除法還有函數運算,電腦都是把它們轉換成加法進行運算。付立葉先生60年前可能就預見到了我們要對數位信號進行處理,所以他發明了付立葉變換。其原理是:一個週期函數可以展開成無數個正弦或余弦函數之和,函數的週期越短其(級數)收斂就越快,週期越長其收斂就越慢。對於上面我們分析的圖像信號,全部都可以看成是週期函數信號。相關性很強的圖像信號可看成是短週期信號,相關性很弱的圖像信號可看成是長週期信號。因此,經過付立葉變換後的信號,只需對展開成級數的各項係數(一般只取前幾項)進行處理和傳送。
DPCM差動脈衝編碼調製也有人叫預測編碼,它的定義是:在線性預測編碼中,首先用過去的若干圖元值對當前圖元值進行線性預測,然後將其差值進行PCM編碼傳送,接收端將此差值積分而再生圖像;哈夫曼編碼也叫可變長編碼,它對出現概率大的差值信號編以短碼,對概率小的差值信號編以長碼,哈夫曼編碼可獲得最小的平均碼長。
在數位電視技術中,除了圖像需要壓縮以外,聲音也要壓縮,但聲音壓縮要比圖像壓縮簡單很多,因為聲音的信息量比起圖像的信息量來,少得可憐。人的耳朵能聽到聲音的頻率範圍是20Hz到20kHz,如果我們把20Hz到20kHz按照一定的頻帶寬度分成很多個頻率通道,用來對聲音進行過濾和處理,就能對聲音信號進行壓縮。這個頻率通道就相當於,歌曲中的諧音:多、來、米、發、梭、拉、妻、多(12345671)。
聲音壓縮的原理也是利用“字形檔”的概念,在信號的解碼端,安裝有很多個與信號發送編碼端對應的頻率發生器(如12345671諧音器)。另外聲音還有一個遮罩效應,就是,人的耳朵對某個頻率範圍的聲音靈敏度特別高(600Hz附近),對一些頻率卻很低(低頻和高頻);還有,如果有幾種聲音同時存在,聲音大的內容很容易聽到,而聲音很小的東西要非常注意才能聽到(對數特性)。利用這些特點,在編碼的時候就可以分長碼和短碼來對不同的內容進行編碼,對主要聲音內容用長碼,對次要內容用短碼——這叫有所為和有所不為。經過多種方法對聲音信號壓縮處理後,聲音信號傳送的碼率可變得非常低,即壓縮比非常大。
聲音信號壓縮的原理可以比喻成,某人想聽某鋼琴家彈鋼琴,一種方法是把鋼琴家連同鋼琴都請到家來;另一種方法是,只請鋼琴家而用自己的鋼琴進行演奏;再有一種方法是,只需對方把曲譜寄過來,而用自己的鋼琴和家人來演奏,顯然是最後一種方法最簡便。
在全數位信號電視系統中,圖像信號和音頻號之所以能壓縮,並不完全是信源編碼端的功勞,接收端解碼器的功勞也非常大,沒有解碼器強大的資料處理功能,圖像信號和音頻信號的壓縮是不可能的。其實從信源端發送給接收端,真正屬於圖像內容的資訊並不多,大部分都是“補丁”(差值),和“指令”(代碼),解碼器通過對這些資料進行加工,不斷地更新自己的“資料庫”(圖形庫),然後重新編碼輸出,最後進行D/A轉換,輸出音視頻。
目前圖像壓縮標準有MPEG1、MPEG2、MPEG4、MPEG7,根據用途的不同壓縮方法和碼率也不一樣。MPEG1用於VCD,清晰度很低,但碼率也很低;MPEG2用於SDTV或HDTV,清晰度很高,但碼率也很高;MPEG4本來準備用於可視電話,它壓縮比很高,碼率也很低,活動圖像品質比MPEG2差,但它可以在電腦上進行標清節目顯示,所以有人準備把它進行升級來替代MPEG2或更高版本(JVT);MPEG7用於圖書館檔案查詢,壓縮比非常高,碼率很低。聲音壓縮標準現在較常用的有杜比和AC3兩種。
我們國家目前也想自己搞一套音視頻壓縮編碼標準AVS(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AVS1.0的標準準備與新的國際音視頻標準JVT(Joint Video Team)相容,性能與MPEG4的升級版本差不多,這個AVS標準是否成功,取決於國內IC生產廠家願不願意跟進,和政府扶植的力度,但願上帝保佑中國。
通道編碼
數位信號傳輸和類比信號傳輸是不一樣的,類比信號一般通過高頻調製以後就可以通過線路進行傳輸,接收端對輸入信號進行解調後,就可以輸出類比信號;而數位信號傳輸就不同了,數位信號不但需要調製,調製之前還要進行編碼,接收端對輸入信號首先進行解調,然後再解碼。經過編碼的信號一般含有同步頭,用戶碼、資料碼、自由碼、結束碼等,這叫做一幀編碼,數位信號就是一幀,一幀地進行傳送的,如MPEG數位信號,每幀為188bit。對數位信號解碼也必須按順序,一幀,一幀地進行。
同步頭一般人都很容易理解,它表示一幀編碼信號的開始;用戶碼用來表示這幀內容的屬性,即這一幀東西是誰的,在數碼通信中一般都有多個用戶同時在進行通信,編碼時就按用戶分幀來傳輸信號,這樣對解碼比較簡單,如果只有一個用戶,可以不需要用戶碼;資料碼是需要傳輸的最主要內容,在屬性不容易出錯的情況下,它可以有多組資料碼,每組分別表示一個信號分量;自由碼一般是作為備用的,用來加密或其他用途;結束碼表示這一幀內容傳輸已經結束,告訴解碼器做好下一幀信號解碼的準備。
類比信號需要同時傳輸多路信號時(或多個信號分量),一般是採用正交調製或複合調製,如PAL電視信號:亮度信號,6MHz(標稱為6MHz,實際只有4.15MHz),對38MHz載波調幅;兩個色差Y-R和Y-B,1.5MHz,對4.43MHz付載波正交調幅;伴音,500KHz,對6.5MHz付載波調頻。它佔用的頻率資源,除了載波頻率外還要把頻率帶寬算上,因為載波是可選擇的,所以一般都只說頻率帶寬,PAL電視信號的帶寬為8MHz(6 + 1.5 + 0.5)。PAL電視信號的4個類比分量在傳輸時,屬於同時傳輸。
而數位信號需要同時傳輸多路信號時(或多個信號分量),一般是採用串列編碼,即一幀編碼中可以有多組資料碼(代表多個信號分量),如數據碼1代表亮度信號,資料碼2表示色差信號Y-R,資料碼3表示色差信號Y-B,等等,如一幀容量有限,可以加用戶碼分幀來傳輸多個信號分量。數位信號調製要比類比信號簡單很多,一般用QPSK(正交調相)或QAM(正交調相又調幅)調製,也可以用FSK(鍵控調頻)或ASK(鍵控調幅)調製,很少用AM(調幅)和FM(調頻)調製。因為前者調製效率非常高,特別是QAM調製,256QAM調製的頻譜利用率是8bit/Hz,還有一種多載波調製COFDM,其頻譜利用率更高,可達16bit/Hz。數位信號傳輸佔用的頻率資源,除了載波頻率帶寬以外,還有一個傳輸碼率。例如利用有線電視信號傳輸網路6MHz帶寬可以傳輸兩路標清電視信號,最高碼率達36Mbit/S(64QAM)。
數碼通信的好處是,可以把多路信號,或多個用戶信號同時擠在一條線路上,只要這條線路傳輸碼率足夠高。這種情況叫打包,或就信號複用,解碼時,則需要先拆包(也叫解複用)後才能解碼。打包的原理就是上面的幀編碼原理,不同傳輸系統,幀編碼的長度是不一樣的,因此在進行多種信號傳輸過程中,經常要拆包和重新打包。
數位彩色信號在傳輸過程中,一般不是按電視機的掃描順序來傳送信號的,這是因為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可能會出錯。當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出錯時,如果信號按順序傳送,則電視畫面上會集中在某個地方出現一大片馬賽克,使人看起來非常不爽;如果信號不是按順序傳送,而是按某種分佈規律來傳送,同樣出錯時,馬賽克會被均勻地散佈在整個畫面上,使人看起來感到還可以接受。這種錯位傳輸信號的方法稱為RS編碼或卷積,這是也是數位電視通道編碼中的一項重要技術。
SDTV和HDTV
SDTV和HDTV人們分別把它們叫標準清晰度數字電視和高清晰度數字電視,SDTV電視節目很早在歐洲就開始廣播,如,DVB-S(衛星數位視頻廣播)、DVB-C(有線數位視頻廣播)、DVB-T(地面數位視頻廣播),這些都是屬於標準清晰度數字電視,目前SDTV電視圖像解析度標準為:576×720 4:3 ,即掃描參數與現在的類比電視一樣,但水準清晰度提高了一倍多。HDTV的概念第一個提出來,和第一個進行節目廣播的是日本,但它的HDTV技術標準(MUSE)沒有人跟風。最後美國於1995年又推出一種新的HDTV標準(ATSC),並於1996年開始正式廣播。此事一時引起很大的轟動,連日本已經開始廣播了兩年的MUSE-HDTV節目也被迫停止廣播,準備跟風美國。
目前SDTV和HDTV都是採用MPEG2圖像壓縮標準,但由於MPEG-LA公司提出要對MPEG標準的使用者收費,加上HDTV的傳輸碼率要比SDTV高好幾倍,使得HDTV-T(地面廣播)在傳輸技術上遇到了較大的難度,一時人們對HDTV的熱情開始冷卻了下來。
我國政府對實現SDTV和HDTV數位電視廣播的熱情很高,並制定了未來5年和15年數位電視發展的時間表,但我國的SDTV和HDTV標準遲遲沒有定下來。
從技術上考慮,SDTV和HDTV數位電視的顯示格式一共有18種(HDTV 6種、SDTV 12種),其中14種採用逐行掃描方式。
(1) HDTV,1920象素(H)×1080象素(V),寬高比16:9,幀頻60Hz/隔行掃描,幀頻30Hz/逐行掃描,幀頻24Hz/逐行掃描。
(2) HDTV,1280×720,16:9寬高比,幀頻60Hz/逐行掃描,幀頻30Hz/逐行掃描,幀頻24Hz/逐行掃描。
(3) SDTV,704×480,16:9或4:3寬高比,幀頻60Hz/隔行掃描,幀頻60Hz/逐行掃描,幀頻30Hz/逐行掃描,幀頻24Hz/逐行掃描。
(4) SDTV,640×480,4:3寬高比,幀頻60Hz/隔行掃描,幀頻60Hz/逐行掃描,幀頻30Hz/逐行掃描,幀頻24Hz/逐行掃描。
在6種HDTV格式中,因為1920×1080格式不適合在6MHz通道內以60幀/秒進行逐行掃描,故以隔行掃描取代之。SDTV的640×480圖像格式與電腦的VGA格式相同,保證了與電腦的適用性。在12種SDTV格式中,有9種採用逐行掃描,保留3種為隔行掃描方式以適應現有的視頻系統。
我們國家可能採用的標準:
(1) SDTV標準 576×720 4:3
(2) SDTV標準 576×1024 16:9
(3) SDTV標準 540×720 4:3
(4) SDTV標準 540×960 16:9
(5) HDTV標準 1080×1920 16:9
另外,還有三種信號傳輸標準格式:
(1) ATSC標準
ATSC數位電視標準由四個分離的層級組成,層級之間有清晰的介面。最高為圖像層,確定圖像的形式,包括象素陣列、幅型比和幀頻。接著是圖像壓縮層,採用MPEG-2壓縮標準。再下來是系統複用層,特定的資料被納入不同的壓縮包中,採用MPEG-2壓縮標準。最後是傳輸層,確定資料傳輸的調製和通道編碼方案。對於地面廣播系統,採用Zenith公司開發的8-VSB傳輸模式,在6MHz地面廣播頻道上可實現19.3Mb/s的傳輸速率。該標準也包含適合有線電視系統高資料率的16-VSB傳輸模式,可在6MHz有線電視通道中實現38.6Mb/s的傳輸速率。
(2) DVB標準
DVB傳輸系統涉及衛星、有線電視、地面、SMATV、MMDS 等所有傳輸媒體。它們對應的DVB標準為:DVB-S、DVB-C、DVB-T、DVB-SMATV、DVB-MS和DVB-MC。
DVB-S(ETS 300 421)
為數位衛星廣播系統標準。衛星傳輸具有覆蓋面廣、節目容量大等特點。資料流程的調製採用四相相移鍵控調製(QPSK)方式,工作頻率為11/12GHz。在使用MPEG-2MP@ML格式時,用戶端若達到CCIR 601演播室品質,碼率為9Mb/s;達到PAL品質,碼率為5Mb/s。一個54MHz轉發器傳送速率可達68Mb/s,可用於多套節目的複用。DVB-S標準幾乎為所有的衛星廣播數位電視系統所採用。我國也選用了DVB-S標準。
DVB-C(ETS 300 429)
為數位有線電視廣播系統標準。它具有16、32、64QAM(正交調幅)三種調製方式,工作頻率在10GHz以下。採用64QAM時,一個PAL通道的傳送碼率為41.34Mb/s,可用於多套節目的複用。系統前端可從衛星和地面發射獲得信號,在終端需要電纜機頂盒。
DVB-T(ETS 300 744)
為數位地面電視廣播系統標準。這是最複雜的DVB傳輸系統。地面數位電視發射的傳輸容量,理論上與有線電視系統相當,本地區覆蓋好。採用編碼正交頻分複用(COFDM)調製方式,在8MHz帶寬內能傳送4套電視節目,傳輸品質高;但其接收費用高。
DVB-SMATV(ETS 300 473)
為數位衛星共用天線電視(SMATV)廣播系統標準。它是在DVB-S和DVB-C基礎上制定的。
DVB-MS(ETS 300 748)
為高於10GHz的數位廣播MMDS分配系統標準。
它基於DVB-S,使攜帶大量節目的微波信號直接入戶。用DVB-S接收機配上一個MMDS頻率變換器,就可接收DVB-MS信號。
DVB-MC(ETS 300 749)
為低於10GHz的數位廣播MMDS分配系統標準。
它基於DVB-C,使攜帶大量節目的微波信號直接入戶。用DVB-C接收機配上一個MMDS頻率變換器,就可接收DVB-MC信號。
(3) ISDB標準
ISDB(綜合業務數位廣播)是新型的多媒體廣播業務,它系統地綜合了各項數位內容,每一項內容可以包括從LDTV到HDTV的多節目視頻、多節目音頻、圖形、文本等。如今大部分的數位內容均被編碼到MPEG-2傳輸流格式並被廣泛傳輸。由於ISDB包含了不同的業務,其傳輸系統必然要涵蓋各種業務不同的需求,例如HDTV需要一個大的傳輸容量,而資料業務需要極高的業務可靠性,諸如條件接入的鍵控傳輸,軟體下載等。為了集成這些業務需求不同的信號,要求傳輸系統提供一系列可供選擇的調製和誤碼保護方案,並且能夠靈活組合以滿足所集成業務的每一需求,特別是工作在11~12GHz衛星廣播業務(BSS)頻段、又處於高雨衰區國家的衛星ISDB系統的需求。ISDB標準首先是日本提出和使用,這個標準比前面的兩個標準複雜,但用途更廣,和更有前途。